狂想其一
我今日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无论是浙大本部还是海宁校区,图书馆和自习室中大部分人都在进行娱乐活动而不是在做有意义的事情。更有趣的事,他们往往喜欢把手机夹在书里,或者是在电脑上开一个小窗。不一定是在玩游戏,也可能是无聊刷刷微博B站。但是既然要进行娱乐,为什么不回到寝室中呢?
非常有趣的是,当你靠近时,他们会变得不安,把手机收起来或者把电脑切换到其他界面。如果你真的让他们出去玩耍,回寝室玩耍,想必又是不愿意的。应为后者相当于宣告了自己的不努力,证实了自己摆烂的事实。但是身处图书馆,会让很多人产生一种我在努力的错觉,至少是一种遮羞布。
衡量努力的唯一标准不是过程而是结果。结果取决于是否与目标相匹配。比如我今天打算学会 stm32点流水灯,那我在今天晚上的自我反思和效率评估中,所依照的准则就是今天是否成功点亮了流水灯,如果没成功,进度到了哪里。当然可能会出现上手做之后发现事情远远比想象的复杂的情况,这时候的评估标准就应该是收获了多少信息。
考试本身并不是一个确定的事情,而是一门玄学。
任何所做的努力不过仅仅只是提高考高分的概率,而不是可以确信地提高成绩。
因此拿成绩来作为衡量是否努力的标准,其实是不合理的。
大部分人是不具备自我控制能力的,思维活动会不可控制地滑向低思考等级的,也就是不耗脑子的活动。但是能考上浙大的学生,出色的地方在于至少能意识到这一点,感到焦虑并且与之对抗。
狂想其一
http://www.heihet09.com/blog/2024/12/23/狂想其一/